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 产业用纺织品成亮点

公司动态

产业用纺织品成亮点

发布时间:2012-02-22

初四开工,98%到岗率,正月十五过后,员工全部到岗,车间机台全部开起。这是福建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今年的开工情况。初十开工,60%员工到岗,400多台机台至今只开了一半,订单缺乏。这是本土另外一家中等规模纺织企业面对的困境。毕竟,开工状况良好的纺织企业的火热门在哪里呢?只能望着同行兴叹的企业题目又出在哪里?记者走访后发现,寻求技术回身成为本土出产型纺织企业的独一出路。

 

  因为对98%到岗率持留存立场,记者走访了龙峰纺织科技的四个车间。除了部门维修机台,该公司新旧车间的数百台机台已全部正常运转,员工们有条不紊地在车间内操纵。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吴秀建先容,目前出产的所有订单都是海内品牌客户订单,春节休假使得该公司不得不处于赶单的紧张出产状态。

 

  然而,并非每一家企业都如龙峰纺织科技一般火热。在本土另一家与龙峰纺织科技规模相称的纺织企业,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今年开工时间、工人到岗率与去年相称,但是愁的是数百台机台只开了一半左右。究其原因,是由于去年市场销售不太乐观,在库存过多以及新订单不足的双重压力下,不少机台和员工只能处于休息状态。

 

  据上述企业人士透露,其所在地区周边同行也面对着同样的困境。“开不起机台的企业伤不起啊”一度成为近期纺织行业流行的自嘲语言。“开工轻易,开台难。不少企业今年已经推迟了开工时间,但即使是推迟,多数企业的开台率也仅为50%左右。”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这是晋江、石狮等地绝大部门纺织企业的心声,其中不乏印染、化纤等各细分行业的规模企业。

 

  “对化纤企业而言,结合去年整年的市场情况,我们预计这种‘开工淡季’要持续到一季度末,到4月份看看会否好转,就我了解,多数同行都是如斯。”晋江龙湖一家化纤企业从业人士以为。

 

  工业用纺织品成亮点

 

  在化纤类产品遭遇销售低迷之后,晋江南方织造有限公司迅速调整了产品结构,加大了工业用纺织品种别的出产。新产品种别的出口为该公司去年销售额保持上升贡献颇多。

 

  “主要是出口市场订单。早几年,我们公司就接国外工业用纺织品的订单,近两年来,这部门单量有所进步,这类产品成为我们的主打产品之一。今年公司初五开工,状况良好,就是由于去年底接到国外工业用纺织品订单。目前,订单出产已经排到了4月份。”该公司出产部部长王孝卓表示。

 

  龙湖另一家工业用纺织品龙头企业海东青新材料也迎来了良好的开年局面。据了解,该公司从事差别化纤维和工程结构性非织造材料的研发和出产。这两年来发展良好,仅外贸领域销售额就已达数千万美元。如今,该公司产品种别已从鞋材拓展到过滤材料、家纺、装饰建筑、汽车内饰、箱包等多个领域。

 

  而于年前出炉的《纺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给这些工业用纺织品出产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曙光,为本土纺织行业指明了方向。根据上述规划,“十一五”期间,服装、家纺、工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的比例由“十五”末的54∶33∶13调整为51∶29∶20,至“十二五”末,服装、家纺、工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的比例将达到48∶27∶25,工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正不断扩大。

 

  向“技术型纺织品”要效益

 

  “工业用纺织品占整个纺织产业的比例将进一步扩大,这是纺织产业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目前,中国的家用、服装纺织竞争比较激烈,但它们都属于资金和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用纺织品比拼的是工业内涵和技术,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

 

  未来纺织产业就要看技术型纺织品的表现了。”海东青方面表示。

 

  在经历了开工低迷期后,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针对库存多订单少的情况,公司也进行过市场调研和自我反省,主要是产品结构题目,常规类产品过多,技术含量高的特色产品太少。我们也研究过同行的情况,多数情况不乐观的企业都跟我们一样。所以,今年产品结构调整以及技术型产品是公司攻克的重点。”晋江龙湖一家长丝织造企业表示。

 

  上述企业是本土企业寻求技术回身的代表。目前,整个本土出产型纺织企业都开始有意识地加大研发“技术型纺织品”,通过各种渠道寻求技术回身。

 

  盖奇印染在上海建立了一个“智力库”,嫁接上海纺织产业协会、各纺织专业院校等资源,专门负责信息的收集,然后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综合利用,加大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特斯无纺布建立了泉州市不织布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央;海东青、百宏、劲超针织等企业与纺织科技院校达成高端纺织技术项目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

 

  “技术型纺织品需要企业付出多个方面的努力,包括进步技术装备水平、寻求技术机构支持、构建技术职员团队等。这是个大工程,但也是不得不做的工程。”包括龙峰、信诚、海东青等本土纺织企业均以为,纺织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比预期中略低,是为了“保质”而不是“冲量”,这明示着纺织工业进级已经迫在眉睫。


 :